中医体质辨识——“治未病”的含义
来自:中医体质辨识—九种体质特征及养生方法
【标 题】:中医体质辨识—九种体质特征及养生方法
【作者单位】:山东电讯七厂有限责任公司
【内容摘要】:不治已病治未病”是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,是我国中医界从古至今所遵守的“预防为主”的战略思想。“治未病”包括未病先防、已病防变(恶化)、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。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,而且要防病;不但要防病,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,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,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主动权,达到“治病十全”的“上工之术”。古代名医朱震享在《格致余论》中说:“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,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;盖疾成而后药者,徒劳而已,是故已病而不治,所以为医家之怯;未病而先治,所以明摄生之理。夫:口是,则思患而预防之者,何患之有哉?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。[更多详细]
中医体质辨识,中医体质辨识系统,中医,体质,辨识,—九,种体,质特,征及,养生,方法,
不治已病治未病”是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,是我国中医界从古至今所遵守的“预防为主”的战略思想。“治未病”包括未病先防、已病防变(恶化)、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。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,而且要防病;不但要防病,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,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,这样才能掌握治病的主动权,达到“治病十全”的“上工之术”。古代名医朱震享在《格致余论》中说:“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,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;盖疾成而后药者,徒劳而已,是故已病而不治,所以为医家之怯;未病而先治,所以明摄生之理。夫:口是,则思患而预防之者,何患之有哉?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。
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,防止疾病发生、发展的方法,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。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:一是防病于未然,强调摄生,预防疾病的发生;二是既病之后防其转变,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,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;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。
人生苦短,至多百年时光。名也好,利也罢,都不太重要,重要的是身体健康。没有健康的体质,即使名利双收,也不会有幸福——世间这样的例子多的是。无论青壮老少,有远大理想、有事业心、有责任感,都无可厚非;但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必须把“身体健康”视为“悠悠万事,唯此为大”!因而,我们还没有生病,或者一体检有病,就要高度重视,赶快治疗,让身体早日恢复“平和体质”。
|